2025年7月4日好的股票配资平台,中山大学广州校区的校史馆内,一场跨越87年的历史对话悄然上演。
德国青年奥斯卡·莱贝克小心翼翼地将一本厚重的相册交到馆长手中,泛黄的封面上书写着《废墟中的广州》。
这一幕,让人不禁想起半年前法国青年马库斯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捐赠618张日军暴行照片的场景。
这些来自异国的历史证物,如同穿越时空的信使,将被遮蔽的真相重新带回人间。
地下室里的血色记忆
2023年11月奥斯卡在整理父亲遗物时,地下室角落的铁皮箱突然滑出一本相册。
翻开第一页,泛黄的照片上,日军坦克正碾过广州黄沙火车站的铁轨,硝烟中隐约可见蜷缩在废墟中的孩童,他们空洞的眼神让奥斯卡的手指瞬间颤抖。
展开剩余86%相册里365张照片,张张都是无声的控诉,珠江边被炸得只剩骨架的货轮、骑楼街倒塌的梁柱下露出的半截旗袍、圣心大教堂前堆积的瓦砾。
父亲罗伯特作为二战时期的战地记者,曾在刚果、中东等地见证过无数战争,但从未提起过这些照片。
直到奥斯卡发现封面的粉色便条,才揭开这段尘封的历史:“ 日本对广州的轰炸,1938年10月22-26日,部分为德国领馆Otto医生所拍”。
那些标注着“首批日军到达沙面”的照片,拍摄时间正是广州陷落后的第二天,照片中日军士兵在断壁残垣间架起机枪,而远处的爱群大厦在浓烟中只剩模糊的轮廓。
奥斯卡后来才知道,1938年的广州轰炸持续了14个月,日军投下的2630枚炸弹,将这座千年商都变成了人间炼狱。
而他的家人将日本所犯下的罪行全部用照片记录了下来!
跨越重洋的真相接力
奥斯卡最初以为这些照片只是父亲的私人收藏,但中山大学历史学者的一席话让他意识到其价值:“这些照片不仅是你父亲的记忆,更是整个民族的创伤。”
为了确认真实性,他带着扫描件走访了柏林艺术大学的东亚史专家,又委托德国拍卖行开具了30年代的鉴定证明。
2024年春天,奥斯卡踏上了广州的土地,在中山大学钟剑峰副研究员的带领下,他沿着照片中的地标逐一寻访,滨江西路的骑楼群, 当年被燃烧弹点燃后整整烧了三天。
黄沙火车站的铁轨上,至今还能看到弹片留下的凹痕,而圣心大教堂的雕花门柱,在旧照中布满裂痕,如今却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。
最震撼的发现发生在一德路,奥斯卡站在圣心大教堂前,举起相机对准与旧照相同的角度镜头里,骑楼街的榕树垂下新叶,凉茶铺飘来淡淡的药香,老人坐在竹椅上摇着蒲扇。
这种“时空折叠”的体验,让他突然理解了父亲为何终身沉默,有些伤痛,光是凝视就已耗尽勇气,所以为了这真相不被掩埋。
奥斯卡决定带着这些照片去往中国,将这些真相公布出来,让更多人知道日本当初犯下的滔天罪行,真相不该被掩埋,历史需要铭记。
废墟上绽放的和平之花
2025年7月的捐赠仪式上,中山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张伟教授的话掷地有声:“这些照片不是仇恨的种子,而是和平的警世钟。”
作为抗战胜利80周年特展的核心展品,《废墟中的广州》将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新征集的日军日记、上海淞沪抗战的防空图等文物共同展出,形成一条跨越时空的历史长廊。
特展的策展人透露,他们计划在展厅设置“对比观景台”,左侧屏幕播放1938年的轰炸影像,右侧实时显示今日广州的繁华街景。
这种设计,正是受奥斯卡“特殊看见”理念的启发,唯有将创伤与重生并置,才能让和平的意义真正深入人心。
奥斯卡在捐赠后接受采访时,特意提到了圣心大教堂的今昔对比,他指着手机里的照片说:“这些骑楼曾被战火吞噬,如今却成了游客打卡的网红地。
这不是遗忘,而是用生命力对抗历史的虚无。”
这种观点与马库斯在上海捐赠时的感言不谋而合: “我们不是要延续仇恨,而是要让子弹永远停留在枪膛里”。
在中山大学的校史馆里,奥斯卡捐赠的相册被放置在防弹玻璃展柜中,每当有学生驻足观看,讲解员总会提到照片背后的三组数字: 365张照片、87年的等待、14亿人的记忆。
这些数字,构成了对抗历史虚无主义的钢铁长城,对于中国而言这些照片的意义远不止于填补历史空白。
它们是国际社会对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的有力回击,是年轻一代理解“落后就要挨打”的鲜活教材,更是人类共同守护和平的精神图腾。
结语
正如奥斯卡在捐赠信中所写:“历史不会因国界而改变颜色,真相永远是最锋利的武器。”
当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特展正式开幕时,《废墟中的广州》将与全球各地的反战文物一起,向世界表明一个真相,战争的伤痕可以愈合,但记忆的警钟必须长鸣。
这或许就是奥斯卡、马库斯们跨越山海送来的最珍贵礼物好的股票配资平台。
发布于:河南省富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